返回首页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要“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是在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学术使命。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有不同的方式,也有不同的路径,但最为根本的还是面向实践,用实践创新来推动理论创新。其原因在于,“实践是理论之源”。正确认识理论的“源”与“流”,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理论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创新当然不可能离开理论的传承和探索,没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和研究,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但是,理论的传承和探索只是“流”而不是“源”,真正的“源”还是实践。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任何一种重大而有影响的理论的提出,都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恰如黑格尔所说,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同样,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任何重大的理论创新从来不是从文本中解读出来的,也不是从原有的理论前提中推演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生发和概括出来的。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到列宁主义的产生,乃至中国两次重大理论飞跃的出现,无一不是依据不同时期的实践进行理论创造的产物。这绝不是轻视基本理论研究,而旨在说明应把理论与实践放在合理的基点上,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使创新的理论面向创新的实践。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面对变化的实践?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尤其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重点抓好如下方式或环节。

  加强问题研究

  创新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也是理论创新的过程。理论创新的价值在于,它能对社会发展实践中的各种重大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解答。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历史。离开了问题的提出和解答,也就封闭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道路。从我国的具体实践来看,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前所未有,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前所未有。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们发展的背景不同、发展的起点不同、所处的国际地位不同、发展的诱因不同、推进的方式不同,因而导致我们的发展逻辑不同,所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颇为特殊。尤其是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我国正进入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艰期、矛盾的凸显期,许多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其中不乏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办法和答案既不在“本本”里,也不在原有的发展模式里,而是在艰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这些探索客观上要求理论创新,要求我们必须切入实际、实事求是地去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得出新概括、新结论。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使问题得到正确的分析和解答,另一方面使理论得到创新和发展。事实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分析、回答改革开放以来各种重要问题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分析和探索不仅体现了它的创新性,而且体现了它的理论穿透力和影响力。

  要有效地推进问题研究,应当对研究问题和研究方式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从研究问题来看,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纷繁复杂,亟须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和重点,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抓住了大问题,也就抓住了“牛鼻子”。就研究方式而言,也需改变以往长期形成的“原理加例证”和“问题加注释”的研究方式,使问题真正进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既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答,又通过新阐释和新概括推进理论自身的发展。

记录总数:2 每页数:1 总页数:2

责任编辑:作者:丰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