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2001—2005年)规划要点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也将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制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2001—2005年)规划要点》。


制定“十五”规划要点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加强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推动理论创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奋斗目标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一、“九五”研究工作的回顾和“十五”面临的形势


“九五”期间,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导向正确,主旋律鲜明有力,成就显著,总体态势积极、健康、向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天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的战略部署,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在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当代中国问题为中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研究回答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思想上和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推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优秀成果,为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学科建设成绩明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都有长足进展。社科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涌现出一批功底比较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专家学者。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党和人民的期望、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对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力度不够大,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不够多,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发展不够平衡,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在新的世纪,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国际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这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到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方”、“分化”的政治图谋不会改变,意识形态的渗透将进一步加大。在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有利于我们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必然乘隙而入。我国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必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多样性。商品交换原则也容易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见利忘义、权钱交易,导致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减弱。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特点新问题,如何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如何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更为切实有效的研究,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如何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帮助人们明辨是非,解疑释惑,坚定理论信念;如何积极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克服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的方针原则


“十五”期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党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方针原则,保证正确的研究方向。


1. 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就是要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总是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


2.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纲领,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站地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列,研究成果要充分反映和体现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 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哲学社会科学最深厚的源泉和最强大的动力是社会实践。要一切从我国国情出发,一切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改变那种脱离生动的社会实践、从本本出发的科研观念。要大力倡导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实际,切忌浮躁。要根据不同学科的具体情况,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从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现理论的进步,在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中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价值。


4.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方针。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派的争鸣,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条件。只有学术空气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创造一个民主、团结、和谐的氛围,才有利于新思想、新观点、新学科的形成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才能保持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机勃勃的新局面。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对学术问题,要鼓励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自由讨论和相互切磋,提倡同志式、充分说理的批评和反批评。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一定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在对错误思想的批评和斗争中,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以真理服人,以事实服人。


5. 立足当代,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本国,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立足当代,以现实社会实践为根本源泉和动力,同时要对祖国传统文化深入分析研究,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同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是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西方学术思想、社会思潮和理论著作,一定要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大胆吸收和借鉴那些科学的、对我有用的成果。批判和摒弃那些错误的、腐朽的、反动的东西。要把批判借鉴与发展创新结合起来,批判借鉴是手段,发展创新是目的。继承传统,不能复古;借鉴外国,切忌盲从。


6.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适应新情况新变化,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发展社会科学界团结协作、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激励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三、“十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要紧紧抓住进一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个根本,推进理论创新,努力实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要在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开拓新视野,进入新境界;在对21世纪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上,作出科学回答;在基础研究、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在对时代脉搏和重大问题的准确把握、敏锐反应中,培植学科发展新的生长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在事关全局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研究上,要充分发挥集体力量,组织协同攻关和综合研究。二是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要继续重视材料积累和观点创新,并鼓励构建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


“十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1. 深入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在深刻理解、全面准确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世界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形成新认识、新观点;批判否定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澄清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僵化、教条的理解。


2. 深入研究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入调查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阐述“三个代表”重大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3. 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今后实践中提出的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组织力量,深入调查,潜心研究,协同攻关,作出科学回答。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和法治理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4.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要进一步贯彻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研究阐述以德治国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及其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研究思想道德教育在我国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研究借鉴外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经验,研究网络对人们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


5. 深入研究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及其他重大问题。要深入研究当今时代本质和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新矛盾、新格局,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对世界形势的影响,西方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各主要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国际战略、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要深入研究当代世界政治、经济、金融、军事、科技、文化、民族和宗教。


6. 加强基础研究、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要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的整体水平,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努力占领科学的制高点;要加强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加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结合研究;要认真总结当代人类社会深刻变革、新科技革命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努力推出一批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特色、鲜明风格的学术理论著作。要深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加强探索各学科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


四、各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


根据“十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结合各学科的特点,提出各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经典作家的生平、思想和主要著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全盘西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历史经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国家、各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国外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流派和思潮;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社会主义通史;21世纪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发展前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科技进步的历史作用;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工农联盟问题;知识分子的作用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变化。


党史·党建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和理论特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党建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著作和思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反对西方式的多党制;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民主集中制问题;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机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特点、规律和对策;领导班子建设和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培养;加强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考察;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历史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及其历史经验;原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在党建问题上的历史教训。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经典作家的思想、著作;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形态(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法理哲学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东方哲学研究;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内涵;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和规律,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如何正确弘扬传统文化;怎样在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建设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中国区域文化、各民族文化及其关系;科学精神研究;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比较研究;西方哲学家、哲学流派;现代逻辑学的新发展;人工智能中的哲学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美学理论和中西美学比较研究。


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在高科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认识、深化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邓小平经济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经济理论和实践;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发展趋势;私有化思潮批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问题;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外经济理论和思潮;新中国前30年经济发展的成绩、经验、问题和教训;中外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


应用经济


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与制约因素;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民经济信息化与实现跨越式发展;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与深化农村改革;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升级;经济周期波动与宏观调控;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竞争的态势;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综合经济对策及部门经济对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对经营人员、技术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监管、监督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城乡就业;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个人收入分配与工资制度改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城市化道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发展企业集团与发展中小型企业;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政策;人口与资源管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传统产业改造与发展高科技产业;完善所有制结构的目标、原则和措施;提高经济市场化水平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经济运行中的垄断和竞争。


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权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反对照搬西方议会民主;行政学与行政管理;原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历史教训;经济全球化与捍卫国家主权问题;人权与主权的关系;反腐败斗争与民主监督机制建设;“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和祖国统一问题;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我国跨世纪阶级阶层的变动和关系问题;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问题;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


社会学


我国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我国社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治安是关系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确保社会稳定;当代中国社会公平问题;现代化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我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问题;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协调;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变迁;新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及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化背景下的就业制度问题;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社会消费、人民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和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妇女社会问题与婚姻家庭问题;社会人类学研究;西方社会学流派和著作评析。


法学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我国宪法和社会主义法律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司法改革、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司法监督与防止司法腐败;法制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与行政法;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基础理论;证据理论与规则;中国民法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国有财产法律制度;科技创新与科技法制建设;市场失灵与经济法;加入WTO的法律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国际法与中国法律接轨问题;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新形势下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与司法的完善;WTO法研究;国际金融新秩序与国际金融法的发展。


国际问题


研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与当前世界基本矛盾;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趋势、战略意图及对未来世界走向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对策;国际资本流动及其风险;全球货币体系的演变趋势;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跨国公司、国际投资与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与维护国家主权的关系;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与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世界文化多元化与文化霸权主义;落后地区开发的国际比较;世界性民族和宗教问题;难民问题与世界性移民问题;“第三条道路”问题;俄罗斯、东欧国家转轨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联合国改革与非政府组织;中国外交的中长期战略;国际安全环境与中国国家安全;国际关系中的伦理学;传统国际法原则面临的挑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国历史


唯物史观与20世纪中国历史研究;史学方法论;历史为现实服务问题;澄清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评价上的错误观点;近代的中学与西学;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道路;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问题;中国历史上的统一趋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中国历史上的民间结社与宗教;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考古新发现与历史研究;敦煌学的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的起源;中国与印、越、朝、俄等周边国家的关系史、边界史;中外交往史;中国史与外国史比较研究。


世界历史


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及其启示;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历史与现实;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历史与现实;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及阶级关系的历史发展;从殖民主义到新殖民主义和新霸权主义的演变;东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北欧发展历史研究;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史研究;20世纪中东变革与国际关系;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历史必然性和地位;古代国家等级、阶级和政权结构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世界史与中国史比较研究;世界古代文明研究;文艺复兴与近代欧洲启蒙运动研究;外国学者关于世界史及史论之评析。


考古学


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中国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夏商周断代考古;秦代至元明时代考古;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中国宗教遗存考古;中外文化交流考古;中国考古重大发现研究报告;中国考古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中国考古学史研究。


民族问题


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和科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少数民族人口现状分析和计划生育工作;西部地区开发史鉴;少数民族专史;汉民族融合发展史;维护西藏社会政治稳定与反对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东突独”问题研究;世界民族冲突与走向和解的实证研究;西方人类学主要学派及其著作评析。


宗教学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宗教现象学;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国际人权斗争中的宗教问题;反对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渗透问题;国际范围内的宗教和各国对宗教的引导与管理问题;佛教与中国佛教史研究;儒佛道三教关系;中国宗教艺术史;道教的起源和宗派;当代中国民间宗教活动及其对策;中国宗教的未来走向;伊斯兰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宗教极端主义问题;中国古代宗教的源流与特质;邪教产生的根源及对策;民族与宗教的关系;西部大开发中的宗教问题。


中国文学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与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特征与规律;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外文学理论比较研究;中国历代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与流派研究;中国历代文艺思潮;中华文学通史;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化抢救;新世纪文学创作现象;引导大众文化发展的对策;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与亚洲各国文学的比较;20世纪中国各民族重要作家作品研究;文化人类学与中国民间文学的关系;西部大开发与西部文学发展的关系;新科技革命与文学发展;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外国文学


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比较诗学研究;20世纪外国文学批评的演变;外国经典文学作品;东方文学综合研究;外国文学现状及其走向;西方当代主要文学思潮及其著作评析;浪漫主义文学或诗学;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


语言学


当代汉语词汇演变与发展的系统整理和研究;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词义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现代汉语通用语和方言的句法语义分析比较;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汉语兼类词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研究;机器翻译中的多义词消歧问题研究;计算机语言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汉语结合的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研究;汉藏语比较研究;上古至近代汉语专书、专题和断代研究;秦汉以后历代汉字研究;外语语言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研究;汉语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研究;语言学与社会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闻学与传播学


新闻学的党性原则;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和对策;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和对策;新中国五十年新闻事业史;中国出版史;加强新闻网站建设和管理问题;网络传播对传统新闻出版的挑战与对策;提高宣传水平,搞好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新闻出版领域职业道德建设;中国新闻媒体集团问题研究;出版物市场建设与管理;编辑和编辑部权利、责任和自律;新闻语言学;国外新闻出版集团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数字图书馆的理论与技术;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机构与档案馆的发展及管理;我国信息安全与信息法规建设;网络信息技术和检索工具研究;网络信息开发与服务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信息政策研究;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研究;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保障研究;20世纪中外图书馆情报档案事业发展比较研究;电子档案管理研究;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外档案学比较研究。


人口学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分析研究;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选择研究;新中国人口史研究;中国人口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问题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人口城市化问题研究;流动人口及其管理研究;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开发研究;户籍制度改革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婚姻和家庭问题研究;人口文化研究;人口学前沿问题研究。


统计学


复杂数据和复杂模型的统计推断问题;新的统计推断方法和原理;政府统计体系改革问题;网络调查和计算机辅助调查的技术在统计数据搜集、传输中的应用;空间统计学的研究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统计调查中的应用;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统计分析方法;指数理论及其应用;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体育学


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21世纪我国体育发展战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与实践;国民体质变迁规律;体育与现代化生活方式;海峡两岸体育交往对策研究;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体育产业的理论与实践;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体育法制建设;体育制度创新问题;体育学科体系与基础理论研究。


教育学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有中国特色教育体制研究;教育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研究;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军队高等教育的特点、规律和趋势研究;教育改革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科教兴国战略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研究;西部大开发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学习社会化与终身教育体系研究;教育技术发展研究;加入WTO与中国教育发展关系研究;中外教育比较研究;中国教育史。


艺术学


毛泽东、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华艺术通论;20世纪中国艺术科学发展的回顾和总结;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艺术学科理论研究;音乐史学研究;中国戏剧艺术史;中国戏剧艺术问题研究;中国电影、电视剧美学研究;中国电影史研究;中国舞蹈的起源及其文化意义研究;中国20世纪舞蹈艺术发展历程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研究;文化生态保护与地域特色文化研究;文化艺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研究;文化艺术信息化建设及问题研究;加入WTO后我国文化艺术事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古今中外军旅文化艺术比较研究。


军事学


(略)

(责任编辑:秦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