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摘 要]建设地方高端智库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的重要方面和有力补充。全面推进地方高端智库建设,既要放眼全球、谋全局,更要立足地方、接地气。要针对特色不明显、机制不完善、服务不高端等突出问题,坚持高点定位,立足地方实际,瞄准重大需求,突出抓好创新体制机制、突出特色优势、集聚高端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等几个重要方面。
一、建设地方高端智库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我国新型智库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地方智库建设快速推进,亮点纷呈。建设地方高端智库正在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新亮点。
(一)地方高端智库建设现状
一是数量迅速增长,互补合作的地方智库体系初步形成。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大政新政频出,为智库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和“暖心剂”。在良好制度供给的推动下,地方高端智库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主要表现为大量新生智库不断涌现,原有传统智库加快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政府与民间相互补充、专业化更加明显的新型智库体系。地方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体系建设日趋规范,地方高校对智库建设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增强,各类社会力量也积极投身智库建设。地方智库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地方高端智库的建设夯实了基础。
二是功能不断拓展,服务决策、服务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各类智库紧密围绕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出了一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决策价值的精品力作,为全国和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从不同渠道和角度对国家和地方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智库举办的成果发布会、学术研讨会、讲座和培训会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地方智库正在成为不同利益群体,特别是新兴利益群体发表观点、表达诉求的新渠道,正在成为承担政府与社会各界双向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三是影响持续扩大,话语权与公信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国家对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日益关注,各级党委、政府对地方智库更加倚重,越来越多地将事关区域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委托给地方智库,并乐于倾听地方智库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地方智库发表的研究成果和主办的学术会议往往更容易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地方智库网络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以山东智库联盟、上海高校智库联盟、“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等为代表的地方智库网络化合作平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地方智库对外交流更加规范化和常态化。我国地方对外交往中“只见政府、不见智库”的尴尬局面正在得到有效改观。
(二)地方高端智库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特色优势不明显。受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地方智库,包括高校、社科院等智库机构在内,明显存在“经院式”研究模式,脱离发展现实、脱离地方特色的现象十分明显和普遍。地方智库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果相对偏少,远不能满足地方决策需求,更无能力为国家高层决策服务。
二是开放机制不健全。目前多数地方智库偏于保守,各行其是,妨碍了地方智库的成长和进步。主要表现为:“旋转门”制度的缺失使得智库专家在实践中锻炼的机会少,导致研究人员缺乏多层次、多视角、多渠道接触理论前沿和先进管理实践的机会,与西方高端智库研究人员大多有过政府系统内从业经历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智库之间交流不畅通,不同类型的智库各自为战,针对类似问题开展低水平重复性研究的现象屡见不鲜;智库与民间交流的渠道过于单一,很多智库尚不能熟练使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宣传,成果惠民能力不足。
三是治理机制不完善。受到现有体制机制的影响,多数地方智库的人事管理、经费管理等制度建设尚不能完全适应高端化建设的需要,有待创新。多数地方智库仍然采取传统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进行考核,缺乏专门的智库人员考评机制,重理论、重数量的问题普遍存在,甚至有的机构尚不能区分一般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智库评价方法的不同。在经费使用方面,条条框框过多,偏重于直接成本考核,不考虑或较少考虑间接成本,严重制约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压制了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地方高端智库建设要高点站位
地方高端智库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凝聚各方智慧,探索治国理政规律,谋划执政方略,提高重大决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参谋助手。地方高端智库建设,必须坚持高点定位,立足地方发展实际,体现地域特色,瞄准地方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立足于发挥好咨政建言功能,建成各级党委政府离不开的“思想库”“智囊团”
相比较一般地方智库,地方高端智库的定位要更高,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建言献策,要强化问题导向、应用导向,致力于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致力于前瞻性、针对性地提出地方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思路,致力于推动地方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政策研究、决策评估、政策解读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的对策建议,努力建成地方党委政府用得上、信得过、离不开的重要“思想库”“智囊团”。
(二)立足于发挥好理论创新功能,建成区域性特色学术研究中心
对地方高端智库而言,就是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构筑特色学科体系和研究格局,扩大地域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影响,建成地域历史文化学术研究中心,不断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使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得到充分的体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使之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与现代文明气息交相辉映,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时代精神,支持和引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立足于发挥好舆论引导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建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和评价中心
地方高端智库应该发挥好自身的中立性、专业性,并在权威性上下功夫,积极开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地方政府竞争力评估,承接有关第三方委托的评估,以丰富翔实的数据资料,以客观中立的研究视角,发布权威分析评价报告,实现对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监测、评估、预警和预测,为公共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思想和行动方案。通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和评价中心建设,地方智库能够更好地发挥壮大主流舆论、凝聚社会共识的积极作用。
(四)立足于发挥好公共外交功能,建成地方国际合作的高端学术交流中心
智库活动常被称之为第二外交。国际知名的一些智库,大多在公共外交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甚至能够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对地方智库而言,通过搭建对外交流平台,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有效传播地域文化,扩大地方在国际上的影响,进而实现为地方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铺路搭桥的作用。建设地方高端智库,就要把智库建成地方国际合作的高端学术交流中心。为此,应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智库一道开展区域合作研究,为地方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提供政策建议;应通过举办高端国际性学术研讨活动,宣传推介地方,推动地方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应实现地域文化走出去,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树立地方乃至国家的良好形象,提升地方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地方乃至国家声音。
三、地方高端智库建设的着力点
地方高端智库建设是全国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面,全面推进地方高端智库建设,既要放眼全球、谋全局,更要立足地方、接地气。
(一)建设地方高端智库必须突出特色优势
一是重视强化地方特色学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加强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以及保护冷门和绝学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论述。这是指导和推动我国地方高端智库学科建设的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毫不夸张地说,这些需要重视发展的特色学科,绝大部分都产生和发展于地方。
二是重视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和地域广阔这两大禀赋维度决定了我国地方文化资源必然蕴含着深邃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特点。几千年来,我国各地孕育积淀了影响全世界、各具特色的智库文化资源,这些都是支撑我国地方高端智库建设的宝贵文化资源。
三是善于处理好地方特色与全局综合的关系。高端智库的重要职能就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而重大的矛盾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坚持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地方高端智库建设不但要发挥和建设好自身的专业特色,更不能忽视综合研究能力的提升。处理好地方特色与全局综合的关键在于研究视角的选择。地方高端智库在成果研究选题上,要高点站位、着眼地方、服务全局;在研究机制上,应注重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大局智慧。只有恰当地处理好特色与综合的关系,才能够把我国的地方高端智库建设得既别具特色又更加出色。
(二)建设地方高端智库必须打造高质量平台
聚焦国家战略,努力打造地方高端智库研究平台。科学研究是产生智库思想的根本途径,建设地方高端智库应重视高端研究平台建设。地方高端智库产生于地方、发展于地方,然而地方高端智库的战略视野和战略目标却不能仅仅局限和停滞于地方。地方高端智库必须在“事一屋与事天下”的大局逻辑认知指导下,聚焦国家全局战略,努力在高处占位,放眼长远,充分发掘和利用好自身的地方优势,努力整合地方、国内和国际方面的各类智库资源,积极打造高端研究平台,才有可能切实践行其“立足地方、服务高端”的智库职能。
瞄准领导决策,努力打造地方高端智库咨政平台。为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是高端智库根本职能,因此,建设地方高端智库应重视打造与之相适应的高端咨政平台。很多高质量的地方智库成果,由于缺乏必要的高端咨政平台和渠道而被束之高阁,无法与高端决策者谋面,这其实是国家智库智力资源的巨大损失。国家只有高度重视和实质性回应地方高端智库在咨政服务平台方面的建设需求,国家领导和决策部门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从谏如流”。
面向全球发展,努力打造地方高端智库交流平台。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智库机构肯定不是自我封闭和自以为是的,而应该是开放的和包容的,这一点对于地方高端智库建设而言更是如此。地方高端智库建设绝不可以因为强调地方特色化而故步自封,否则,本应是底气十足的特色智库“战局”过不了多久就会演化成“一盘死棋”。建议国家在推进参与各层次、各领域的国内外交流方面给予地方高端智库更大的财力和政策支持,尤其应重点支持地方高端智库根据自身特色自主打造更加开放、更具生机活力的全球化交流平台。
(三)建设地方高端智库必须集聚高端智库人才
一是注重开拓高端智库人才引进渠道。受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影响,地方高端智库人才的补充主要依靠高校毕业生招聘,智库人才成长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难以满足快速集聚高端智库人才的需要。因此,建设地方高端智库就必须创新智库人才引进方式,建立开放式的高端智库人才引进平台,探索借助“外脑”,积极整合国内外高端智库人才资源,不断把有思想活力、有实践经验、有政策研究能力的智库人才根据需要吸纳到地方高端智库队伍中来;对于一些受体制或其他因素难以引进的高端智库人才,更需采取“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柔性引才政策,努力打造地方智库人才的集聚高地。
二是注重培养高端智库复合型人才。面对日趋复杂多样的公共决策需求,地方智库仅仅具有单一学科背景的智库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打造地方高端智库必须具备一支多学科、复合型的智库人才队伍。在专家构成上,除了传统的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外,地方高端智库还需自然科学类的数学家、计算机学家、信息学家等,重视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改变专家一元导向为多元结构导向,以适应当今智库研究手段的信息化、数据化等发展趋势,从而在对经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时,充分发挥不同专家的专业特长,集体研究、联合攻关,大力提升地方高端智库研究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三是注重优化高端智库人才使用环境。“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我们要认识到地方高端智库在吸引高端智库人才的时候并不能完全依靠物质待遇,首先,要给予高端智库人才以干事创业的有效平台,鼓励多出成果和贡献;其次,要重视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支持高端智库人才的创新精神,做到以感情留人;最后,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一流人才要给予一流报酬,对为地方高端智库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端智库人才,要给予应有的社会荣誉和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做到以待遇留人。
(四)建设地方高端智库必须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加强顶层化设计,为地方高端智库建设释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家正在着力打造全国百家高端智库,倡导有条件的地方积极争取,并已开始受理地方智库申报。国家确实早已为地方高端智库建设留出了位置,但是由于现有的制度设计更多地考虑了国家级智库建设需要,地方智库在争取国家高端智库资格的过程中,一方面缺乏国家高层的便利化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地方智库建设制度推进不足的牵绊,很难与国家级智库在同一个起跑点上公平竞争。建议国家把地方高端智库建设放进全国高端智库建设的“总盘子”,尽快出台涵盖地方高端智库建设内容的全国高端智库建设指导性意见,为全国地方高端智库建设营造更加公平、高效的体制环境。
进一步强化协同化合作,为地方高端智库建设凝聚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受传统的激励机制影响,地方高端智库之间普遍存在着博弈竞争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进入“囚徒困境”,对竞争双方和国家全局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地方高端智库之间应该自觉利用好协同论和系统论的基本理论,主动优化和完善彼此之间的合作机制,有效避免互害性竞争。然而,单靠竞争主体之间契约式管理很难达到最优化目的,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应该站在更加全局的高度,为地方高端智库的协同化合作谋划一体化制度,从而谋求实现高端智库建设的国家利益最大化。
进一步重视专业化指导,为地方高端智库建设谋定更稳准的发展思路。地方高端智库建设既要遵循尊重地方特色的个别化原则,也要遵照符合智库发展规律的一般化原则,两者共同决定地方智库建设的高端化水平。无论是尊重地方特色,还是符合智库发展规律,都需要富有成就和经验丰富的高端智库或智库管理机构为其提供专业化指导。为强化全国在地方高端智库建设方面的专业化指导,我们建议,一方面应积极发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主体的专业化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应重视发挥国家和地方各类决策咨询学会的第三方专业化引导作用,进而为加快推进全国地方高端智库建设谋定更加稳准的发展思路。
(五)建设地方高端智库必须借鉴国际经验
借鉴“旋转门”机制,提升地方智库决策服务能力。人才“旋转门”机制在西方现代智库中普遍存在。地方智库在建设高端智库过程中,要努力创造条件一方面积极输送优秀研究人才到相关政府机构交叉任职,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在各级政府工作并获得突出研究成果的专家型人才,从而在智库人才组成上进一步拉近智库和政府间的相互了解,有助于强化智库决策研究和咨询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从而实现智库和政府双赢的局面。
引入理事会治理机制,提升地方智库内部管理能力。国外智库一般都采用理事会(或董事会)的治理模式,其特点便是由重要捐助者组成理事会,其成员大多是大企业家、捐助基金会负责人、前政府官员和著名学者等,优点是他们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人际网络,利于为智库筹集资金并拓展智库影响力。在不同类型的地方高端智库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创新智库治理模式,探索借鉴理事会治理机制,吸收政府、企业、社会群众组织等参与智库治理,助推地方高端智库发展,努力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提升地方智库运转动力。美国智库资金主要来源并非政府拨款,而是依靠基金会、企业捐助、个人赠款、有偿研究合同等方式。然而我国主要智库的资金来源恰恰与此相反,尤其是社科院、党校系统的地方智库,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地方政府拨款。这种单一来源的筹资方式,势必导致地方建设高端智库过程中经常面临资金瓶颈,因此应积极借鉴国外智库的现代化筹资模式,在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外,多方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智库建设,努力培养自身造血功能,确保高端智库建设经费投入的充足性和可持续性。
打造立体化智库品牌,提升地方智库综合影响力。国外智库十分重视智库品牌的塑造,除了面向决策者的成果快报、面向学者和决策者的学术论坛、面向大众的皮书和期刊等,他们更加重视现代媒体的开发和使用,以提升智库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在地方高端智库建设中,要汲取国外智库的先进经验,除了办好成果简报、高级别研讨会、期刊等主流智库品牌外,还要积极探索采用社会易于接受的方式和有效载体,比如APP、微信、微博、邮件、专业网站等方式推送成果,塑造品牌,做好自身智库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从而打造出地方高端智库的特色品牌。
(六)建设地方高端智库必须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地方高端智库建设的基础前提。地方高端智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除了要求地方智库自身努力外,也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和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应为地方高端智库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分类施策,重点打造一批直接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在本地乃至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专业智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地方特点的地方高端智库体系。
整合各类地方智库资源中应善于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要充分发挥地方党委的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将建设地方高端智库与建设高水平大学同等看待,整合党政部门研究室、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社会研究机构等部门的研究力量,组建地方高端智库协会或地方高端智库联盟,汇集专家、官员、民间、企业家和媒体等多方智慧,搭建优势互补、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课题共研、成果共创、利益共享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平台,建立各类地方智库间长期、全面、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各项利于地方智库发展的制度保障。建设地方高端智库不仅需要对原有束缚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还需要优化智库建设的外部制度环境。促进地方高端智库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围绕高端智库功能发挥这一核心要义,着重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制度、政策评估制度、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社会舆论引导机制、一流人才支撑保障机制和高端智库现代资金管理机制的建设,不断创新有利于智库发展的制度体系,确保地方高端智库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张述存,系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作者:张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