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横向看,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从纵向看,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家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开始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进程中,科技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也积累了宝贵经验。除了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牵引和有力支撑,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战略引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是长期制约我国发展的痼疾。40年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最鲜明的战略取向,是贯穿改革全过程的一条红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加速推动科技与经济的关系从“面向、依靠、服务”到“融合、支撑、引领”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01年的39%左右提高到2017年的57.5%,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联动循环正在形成。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着力突破影响创新发展的瓶颈制约。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体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科技投入不足,市场作用发挥不够;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薄弱;创新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等。正是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改革为科技创新打破束缚、扫清障碍、释放潜能、注入动力,我国才走进“科学的春天”,进而迈向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是科学技术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40年来,科技体制改革一直围绕人才这个根本要素持续发力。从打破封闭僵化的体制束缚到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人才体系,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到改革科技奖励和分类评价制度,通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宏大人才队伍和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创新局面。

  坚持与时俱进,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事业和创新能力的基石。1997年,中科院向党中央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议。随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被纳入国家“十五”计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健全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国家层面对创新体系进行统筹组织、管理和调控,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遵循规律,把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科技体制改革旨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资源、组织开展研究与创新,努力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科技体制改革也必须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实行研究所分类改革,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等,都是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改革举措。实践表明,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科技体制就会缺乏活力;而偏离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改革也不可能取得成效。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科技体制改革才能行稳致远。

  坚持开放合作,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中深化改革。科技领域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领域之一,日益扩大的国际交流合作使我国科学家迅速跟上国际科技发展前沿、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同时,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对外开放,也为科技体制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路径。

  对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启示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要求,我国科技体制还存在很多不适应、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艰巨。我们既要继承宝贵经验,又要不断探索新实践、创造新经验、开拓新局面。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政治保证。习近平同志强调,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未来改革遇到的大都是硬骨头,需要打攻坚战,党的领导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将科技体制改革进行到底。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独特优势。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新兴高技术领域,政府主导的大规模资金、人才投入不一定就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好”而不是“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强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精准对接和协调配合,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开放合作、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工作长期遵循的方针。科技体制必须开放灵活,才能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同时,自主创新是我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科技体制改革必须立足于保障和促进自主创新。特别是在关系国家命脉和战略利益的重大创新领域,要加快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构建自主安全可控的全创新链、全产业链,抢占科技竞争和创新发展的制高点。

  正确处理点和面、破和立、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在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重点突破,更要从改革的全局性和系统性出发,综合配套施策,全面协同推进;既要在微观运行机制上深化改革,更要在宏观管理体制上推动根本性、系统性变革;既要破字当头、大刀阔斧革除弊端,更要立字为先、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既要立足当前、解燃眉之急,更要着眼长远、抓好前瞻谋划和顶层设计。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改革韧性,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狠抓落实。

  (执笔:汪克强)

记录总数:2 每页数:1 总页数:2

责任编辑: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