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基于国家战略的中国区域发展空间重组研究

  山东省政法学院刘涛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国家战略的中国区域发展空间重组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BJL065),成果字数24万字,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拟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课题组成员有:刘兆德、刘丽霞、张丽、高健、肖丹丹、李艳艳、柳林、李华斌。

  1、中国区域发展差异整体上呈缩小趋势,第二产业对区域差异的贡献率最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差异表现为1978~1990年呈现下降的趋势,90年代到本世纪初则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近十年则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即区域差异呈下降趋势。从三次产业结构对区域差异贡献率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下降并且最低,第二产业对差异的贡献率最大呈波状下降趋势,说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的差异影响到区域整体差异,但近年来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在不断增加。

  2、中国区域经济呈现出集聚与扩散并存的态势,自然环境、发展基础、创新能力等是导致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虽然中国区域经济集聚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多重中心开始显现,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显,尤其是中西部省会城市以及国家战略发展区核心城市发展较快,增长极的作用不断增强,但胡焕庸人口分布线两侧差异比较明显,并且变化不大。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要素禀赋是导致经济差异和空间格局的初始因素;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差异是导致经济差异的重要宏观因素;地理区位和基础设施差异是导致经济差异的客观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差异是导致经济差异的直接因素;行政力量的分割是导致发展水平和协调度水平较低的重要因素,同时人口素质和创新水平也是影响中国区域空间格局塑造的主要原因。

  3、中国城市职能多为综合型为主,职能类型变化不大,空间组织以“点-轴”模式为主

  我国地级市市辖区的职能类型比较多样,但内部差异较大。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职能类型多,综合功能较强,主要以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为主;制造业职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山东半岛城市群及其周围城市,中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制造业职能也较突出;存在大量“伪高级化阶段”现象,即存在大量以第三产业职能为主导部门,但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确很低的城市,中西部地区城市尤为明显。从全国层面上看,中国区域空间结构以“点-轴”模式为主,并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但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步入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高级阶段;中部地区还基本处于“点-轴”系统发展阶段;西部地区的区域空间结构还基本上处在“极核式”发展阶段,尤其是省会城市的集聚功能较强;东北地区处于“点-轴”系统的成熟发展阶段,局部地区出现了准网络化发展阶段。

  4、中国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城市群对城镇化的水平的影响作用较强

  中国城市群发育水平差异较大,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个城市发育水平最高,网状空间结构发育较完善;从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看,差异十分明显,从全国尺度看,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呈带状分布;而中西部城市群城市则表现为围绕核心城市向外围逐渐降低的分布格局,点状发展十分明显。城市群发育程度越高,其吸纳城镇人口的能力越高,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仍然是未来中国吸纳城镇人口的主要空间,但及时培育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市群,实现人口的就地城镇化是这些发育水平较低城市群未来城镇化发展主要路径。

  5、国家战略发展区实施的效果明显,但差异比较明显

  整体上看,西部地区的发展效应最好,其次是中部地区,而东北地区的效应相对最小。从增长速度看,西部地区最发展速度最快,其次是中部地区,最低的是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占全国的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从城镇化水平看,东北地区由于发展基础好,因此城镇化水平变化幅度最小,但仍高于全国和西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整体水平低,但增幅较大;从产业结构看,三个地区的三个产业结构均呈现出逆向变化的趋势,即二产比重呈依然上升趋势,且比重最高,这与全国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

  6、多元、多极、网络化的区域空间模式是未来中国空间塑造的目标

  按照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遵循区域空间格局现状,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促进增长极体系向中西部地区延伸,采取差异化的空间组织模式,未来我国区域空间重组应采取以重点城市为依托,采取“多元、多级、网络化”的区域空间格局,形成“5+N”个增长中心、“4+N”个极化区、“5+N”条发展轴。

责任编辑:作者: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