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宗教生态学视阈下《论语》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聊城大学副教授刘伟博士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宗教生态学视阈下〈论语〉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批准号13BZJ007),2013年6月立项,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2016年11月结项,结项等次为优秀。

  该项目从宗教生态学之视角系统地阐述了《论语》里的生态文明思想,首开《论语》生态文明思想全面系统研究之先河,拓展了此方面研究的视野;从宗教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宗教生态学”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理念,为“宗教生态学”作为“宗教学”的一个分支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论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想,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内涵与因素,“中国模式”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这一渊源与《论语》里的生态文明思想息息相关。对“中国模式”的未来发展,《论语》仍然能够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本成果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厘清相关概念。对“宗教”、“生态”、“生态文明”、“宗教生态学”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等进行评析界定。“宗教”是指特定的群体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特定的目的,对虚拟世界的超自然力和现实世界中的物体或现象,进行信仰和膜拜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超自然力量(神祇)是宗教的本质;宗教实践活动是宗教的必备要素;人与超自然力量(神祇)能够正常交通且能够达成共识是宗教存在的根本保证。“生态”是指人类与其他物种在现实世界中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包括人类与所处环境、人类与其他物种以及其他物种之间所发生的静态与动态相对统一的关系。“关注人类的中心地位和社会环境”、“实现静态与动态的相对统一”是该定义的突出特点。“人与自然环境根本上的一体性”、“人与世界万物发展过程中的共生性以及人类具有优先性”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宗教生态学”是借鉴现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对宗教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或生态智慧以及具体宗教之间的关系、个体与宗教组织的关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探究,从而为丰富发展生态理论提供思想资源的一门交叉学科。

  第二部分重点阐述《论语》文本的宗教性及所蕴藏的生态思想及其文化渊源。《论语》具有宗教特质,不仅为人们提供为人处世、修齐治平的理念与规则,也为人们奉献了信仰的圭皋。在人与未知世界的关系上,哲学思想的基础是早期阶段的“人属于神”、中期阶段的“人神合一”,至此以后的“人神相分”。“人属于神”阶段,对应的生态思想是“人融于自然”,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被自然所左右;“人神合一”阶段,对应的生态思想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各守其位,各尽其分,相互依存,和合共生。从“人属于神”到“人神合一”,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哲学从宗教中产生并逐渐脱离宗教,但哲学并没有与宗教彻底分开,仍然带有宗教的烙印。二是神权与人权在博弈中逐渐保持平衡,这种平衡的状态一直是传统社会信仰的基调。“人神相分”阶段,对应的生态思想是“主客二分”,“人类中心主义”盛行,自然完全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牺牲品。

  《论语》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以“人神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分为人与自然的“万物一体”、个体与家族的“法祖齐家”、家族与社会的“和合共生”。人天相通、人物相类、人时相应、取之有度是“万物一体”的内涵;“法祖齐家”的生态伦理观念主要体现在:以敬祖为核心、以孝悌为根基,处理好与父母、兄弟、妻子等层面的关系,保持整个家族的繁衍昌盛,从而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和合共生”在实践层面上主要体现为个体与社会的和合共生,在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尊重、平等、包容、关爱”。“仁爱”是儒家伦理的核心,也是儒家生态伦理的根源。《论语》的生态文明思想受制于“乐感文化”。“乐感文化”是以个体“情感”为本体、以追求“快乐”(非动物性的自然快乐)为终极目标、以“实用理性”为思辨方式、以现实世界(此世)为中心的文化;是一种“精神超越而不迷失、行为自由而不放纵、生活务实而不庸俗”的文化,是乐观、积极、面向未来的文化。

  第三部分主要从生态文明思想的角度阐述“中国模式”的历史必然与未来发展。“中国模式”有其历史必然性:皇权与相权博弈的政治传统、农工商共生的经济传统、儒释道互补的文化传统。未来的发展应牢固树立“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理念。“一元主导”,意即事物发展必须有核心力量,主导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多元共生”,意即无论是事物的内部结构还是外部生存环境,都有多种因素或多种力量存在,这些因素或力量相互联系,构成系统,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具体来说:政治上,要突出“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经济上,要突出“国有为基、多元共存”;文化上,要突出“安身立命、和谐包容”。

  本成果是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论语》生态文明思想的学术著作,可供文、史、哲大学生、研究生和国学爱好者阅读的“传统国学”读本,也可作为“生态学”研究的参考用书。

责任编辑:作者: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