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及其发展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刘冠军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及其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BKS005),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任洲鸿、刘刚。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科技与经济相互联系与渗透,相互牵引与推动,共同构成了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化所反映的人类文明的深刻变化,实质上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相互牵引和相互转化的结果。因此,世界各国无不高度重视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问题,我们党和政府更是如此。事实上,这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问题,要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理论上加以创新。这对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来说,对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及其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必要和迫切。因此,该项目的研究意义重大。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政策建议

该成果除了导论和结语之外,主要内容包括上、下两篇,每篇5章,共计10章,全文78. 7万字。

上篇为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的历史形成和系统考证。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思路,分五章展开研究和论述,其主要内容依次如下。

1)考察马克思所处的科技、经济、社会背景,揭示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形成,既有第一次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业已完成,第二次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等的科学技术基础和经济社会根源,也有包括他所处时代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理论、技术科学和工艺学成就、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理论等理论基础。通过考察,揭示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孕育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2)将马克思的“科技—经济”思想置于他的整体理论之中,从马克思的整体理论探索进程维度考察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探索的逻辑起点与动力源泉、理论难题与艰辛探索、人的三维本质显现与“科技—经济”思想形成。在上述考察的基础上,将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形成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探索发现的初创阶段、系统研究的成熟阶段、应用展开的发展阶段。并将三个阶段形成的思想归结为两个基本类型:对象性存在视域的“科技—经济”思想、物质生产视域的“科技—经济”思想。

3)对马克思对象性存在视域的“科技—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考证。对象性存在视域的“科技—经济”思想,蕴含在 1844 年之前探索发现的初创阶段所撰写的经典著作中,其理论基础是对象性关系与人的对象性存在理论,其核心内容是对象性存在视域的“科学—技术—工业”分析范式。在对这一分析范式的内涵、构成、基础和意义进行考证的基础上,系统建构包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全方位异化现象批判、异化根源揭示和异化扬弃与共产主义理想制度设计等“科技—经济”思想。对象性存在视域的这一思想,也被称为马克思异化批判理论中的“科技—经济”思想。

4)对马克思物质生产视域的“科技—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考证。发现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蕴含在 1844 年之后的经典著作中,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形成的两大领域的思想。①马克思在系统研究的成熟阶段形成的唯物史观中的“科技—经济”思想。其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其核心内容是物质生产视域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分析范式。在对这一分析范式的内涵、构成、基础、实质和意义进行考证的基础上,系统构建唯物史观中包括的劳动技术组合方式、劳动社会组合方式, 即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等“科技—经济”思想。 ②马克思在应用展开的发展阶段形成的政治经济学中的“科技—经济” 思想。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其核心内容是马克思将物质生产视域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分析范式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转换,所形成的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分析范式。在对这一分析范式进行考证的基础上,系统构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所产生的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科技作为生产力隶属于资本而与劳动相分离相对立、科技是改进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不可缺少的关键性前提条件、科技隶属资本成为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内在核心要素、 科学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是“不费分文”的生产力、“只有在劳动共和国里面,科学才能起它的真正的作用”等“科技—经济”思想。

5)考察马克思所处时代(19 世纪)的“战争与革命”世界主题、科技与劳动相分离的关系、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形态和“简单性科学”的科学认知等时代特征,并从这些时代特征的维度论证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立足当时社会现实的时代特色、超越时代性的前瞻性思想内涵,以及为后人的探索发展所留下的“研究空间”。

下篇为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的现代发展和理论建构。立足时代发展之现实,沿着马克思对这一思想探索的内在逻辑进路,分五章研究和建构,其主要内容依次如下。

1)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现代发展和重构的社会现实与考察。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未来趋向、科技的巨大经济功能及融入经济系统的方式从间接到直接的演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社会的形成、知识经济的“科技—经济”一体化实质等发展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的现代经济社会现实进行考察,揭示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在现代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2)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的现代发展和重构何以可能与范式转换及范畴拓展。对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的现代发展和重构何以可能进行方法论探讨,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对唯物史观中分析范式的创造性转换进行再转换,在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深刻经济学意蕴进行挖掘的同时, 提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分析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主要范畴进行理论拓展:将物质生产方式范畴拓展为科技型生产方式, 将商品范畴拓展到科技商品,将创造价值的物质生产劳动范畴拓展到科技劳动,将狭义工人阶级范畴拓展为广义无产阶级,将物质生产资料范畴拓展到精神生产资料等。

3)基于科技型生产方式的现代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建构。运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分析范式,对现代科技型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科技商品、生产科技商品的科技劳动、价值生产和增殖过程中的科学与自然力等进行考察分析,建构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基本原理,即科技商品二因素、科技劳动二重性、科技私人劳动和科技社会劳动、科学和自然力在价值生产和增殖中的辩证关系原理。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分析范式基础上科技型企业价值生产与增殖的系统建构。对科技型企业及其“整个生产劳动过程”集“科学劳动—技术劳动—生产劳动”于一体的总特征进行考察,按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分析范式的内在逻辑进行系统的理论建构。①建构以“科学价值库”为核心的科学劳动创造价值论,包括“科学价值库”的提出根据、表现形式和价值累加效应及其模型。②建构以“科学价值库”的第一步价值孵化为核心的技术劳动创造价值论,揭示技术成果价值构成的二重性。③建构以“科学价值库”的第二步价值孵化为核心的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论,揭示企业产品价值构成的三重性,并建构“科学价值库” 的价值孵化机制模型。④建构科技型企业的剩余价值生产论,揭示科技型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态势,以及个别科技型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生产,一般科技型企业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高端科技型企业的“无人工厂”高额利润生产。⑤引入“价值链” 概念,建构科技型企业价值生产和增殖的“价值链网络结构”模式。

5)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理论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与建议。对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现代发展和重构的核心和实质进行考察,运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分析范式对科技型生产方式进行考察,将科技作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在要素对其进行创新发展, 揭示唯物史观中分析范式在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螺旋式上升性回归,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分析范式基础上创立现代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理论。同时,论证这一理论对当代中国“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启迪和政策启示, 包括做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即将破晓的理论准备, 推动科技型生产方式下 “资本—劳动”关系的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型企业向其高端发展和提升其“无人化”剩余价值生产能力,推动科技劳动力资本化进程和提升劳动者价值创造能力,探索推进科技型生产方式下“双重”所有制结构及相关制度变革等。

理论创新和主要贡献

1)尝试性地提出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的“四阶段发展论”。将现代系统科学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相结合,尝试性地将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置于其整体理论的生成演进中考察其孕育和形成,沿着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探索的逻辑进路,将其整个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马克思有生之年探索的三个阶段和现代发展的阶段。

2)系统地建构四个阶段上的思想体系,提出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发展进程中的“三种类型论”。四个阶段上的思想体系是对象性关系理论中的 “科技—经济”思想、唯物史观中的“科技—经济”思想、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中的“科技—经济”思想、现代政治经济学中的“科技—经济”理论。并将其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对象性存在视域的“科技—经济”思想;物质生产视域的“科技—经济”思想;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统一视域的“科技—经济”理论。

3)挖掘四个阶段的分析范式,提出了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发展进程中的“四分析范式论”。四个阶段的演进实质上是分析范式按其内在逻辑与时俱进地依次转换,即 “科学—技术—工业”分析范式→ “科学—技术—生产力”分析范式→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分析范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从分析范式的转换维度,阐释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在四个阶段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业”分析范式是马克思在对象性关系理论的研究中形成的,此时主要从对象性存在视域对资本主义异化进行剖析;“科学—技术—生产力”分析范式是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研究中形成的,此时主要从物质生产视域,站在生产力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分析范式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中分析范式进行政治经济学创造性转换的结果,此时主要从物质生产视域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进行研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分析范式是在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形成的,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分析范式进行转换的再转换结果,此时主要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统一视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研究。

5)系统阐述马克思整体理论在其生成和演进中的两条逻辑发展线路,揭示了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从蕴含在他的整体理论中到发展为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进程。在马克思经典理论的发展进程中,从初创时期的早期异化批判的理论,到成熟时期唯物史观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是其逻辑发展主线; 而与之相伴的是,嵌入其主体理论内部的分析范式及“科技—经济” 思想的逻辑发展辅线, 这一辅线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分析范式基础上上升为现代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线,对此展开研究则揭示出人类劳动彻底解放的可能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将此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制度保障,也是通往马克思为人类解放所设计的理想社会的必由之路。

成果的价值

1)学术价值。该成果将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及其发展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演进过程中,沿着这一思想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路,运用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整个探索进程中各阶段形成的基本分析范式内在逻辑转换为轴心,系统地建构马克思有生之年探索的三个阶段上的“科技—经济”思想和现代发展阶段上的“科技—经济”理论,并按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将其进行系统建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该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应用价值以及社会效益。该成果从世界范围内的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和作为这一进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现代化进程的双重维度,挖掘和梳理马克思“科技—经济”思想并将其发展为现代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理论,对当代中国破解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问题,对推动当代中国的科技型生产方式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以及相应的制度变革, 对当代中国应对蓄势待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等,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作者:本站